0211 雏鹰展翅

约翰.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笔趣阁顶点 www.biqugedd.com,最快更新古镇幽魂最新章节!

    0211《千古一帝半个妃》雏鹰展翅

    吕不韦安安稳稳的睡一夜,华阳夫人因为焦虑,这方面欲望像火焰一样烧了大半夜,吕不韦此时眼中的血丝已经消退,精神抖擞,目光炬炬,他看了身边不住翻身的华阳夫人一眼,明白她的渴望,主动地压了上去......天蒙蒙亮,吕不韦立即起身点兵准备出城打一场歼灭战,他留下老将王翦、蒙骜守城,安排蒙武等在城外组织布防。

    秦王嬴政本来是来给仲父送行的,眼见吕不韦两鬓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白发,于是声音洪亮的宣布:“本王今天亲赴城外,和仲父并肩作战!”他披上金丝黑色斗篷,横跨利剑,威风凛凛,像一只即将展翅翱翔的雏鹰。

    华阳夫人、夏太祖都来送行,场景悲壮,吕不韦多少了解嬴政的个性禀赋,再想劝说秦王已然没用,他跨上战马,振臂高呼:“此次出征,刀山火海,定不可生!”

    嬴政跨上战马,扫视了送行的众人说:“家中有老夫、老母、弱子、愿意留下来给老人家养老送终的、期待养育幼子的,敬请留下来!其余勇士随着本王出征!”

    吕不韦以赞赏的目光看了嬴政一眼,感觉满心欢喜,儿子长大了,雏鹰展翅了,他接着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说:“父老乡亲们!现在大秦危难,在这危难时刻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必须有人要去慷慨赴死!我吕不韦愿意去追随,为秦国牺牲的烈士们的脚步!”

    “为了大秦国的父老乡亲,死有何惧!为了秦国人民生而有尊严,死而无憾!”军士们振臂齐声呐喊:“愿与大王、丞相,共赴国难!”气势如虹,在咸阳城上空回声久久不息。

    大秦国最后仅存的十余万精锐部队,和二百来个全副武装的成年太监,孤注一掷的出发了!也许是苍天感怀,于万死之中,竟然给了秦国一次稍纵即逝的生机。

    而嬴政和仲父吕不韦经过仔细研究,机敏、果断地捕捉住了这次至关重要的机会,捞到了救命的稻草,出征的路上,吕不韦虽然对战局相当的悲观,已经基本上不抱有什么奢望了,只求能抵抗一时,但他依旧希望能求得一次小胜,打乱敌军的部署,更长久的迟滞敌军,为咸阳防御争取尽可能多一点宝贵的时间。

    此时韩国、赵国兵强马壮,均与秦国鏖战多年,对秦军的底细非常清楚,哪个也不是好惹的,分析发现,相对来说齐军较弱、卫军最弱,两国混编为一个军团,一共才七万多人,这两个国家的军队基本没有与秦军的作战经验,而此时魏国君队在函谷关附近打转,缩头不前,暂时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韩、赵齐头并进,无懈可击,齐国和卫国军队知道自己弱小,就一直龟缩在两国军阵之后,想打也打不到,它们也主要负责解决秦国的地方武装,这是五国联军战前就考量好的事情,目的就是防范被秦军偷袭弱旅。

    可是现在,赵军、韩军忙于分兵屠戮百姓、焚烧城邑,兵进速度迟缓下来,并相互等待,其实也就是差之毫厘的事情,楚国的军队已经不声不响的撤出阵地,这个细小的瑕疵,竟然使齐卫军队意外走到了韩、赵两国军队的前面去了。

    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有这么多的偶然,如果换了现代先进的军事通信、侦查手段,联军指挥部立即会发现这个瑕疵,命令齐卫军队立即后撤,重回战阵,但在古代条件下,却没有被及时察觉,这样说也许是错误的,这个小的失误还是被察觉了,不过不是联军指挥部,而是嬴政一双闪着奇光的眼睛。

    话说这齐国、卫国两国弱小的军队如何走得快了一点呢?一是他们与秦国历史结怨不深,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去给秦国搞烧杀抢掠的“三光政策”,二是没有与秦国的作战经验,狐假虎威,轻敌冒进,。三是也许是急着打进咸阳,力拔头筹的小算盘也是有可能的想法,总之,往往叫的最欢的,是最没材料的,就像喜欢好大喜功、大搞形式主义的官员,其实最没本事,最贻害百姓的。

    胜利在望,秦国将亡,齐国魏国的指挥官已经在想象着搂着秦国王室的美女做起了美梦了,想着战后对胜利果实的瓜分问题,甚至惧怕被友军袭击,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赵军、韩军也有意识、不约而同地拉大了彼此的间隔,以防不测。

    谁也没想着去通知后面的齐国、卫国的两支军队,致使它们懵懵懂懂,竟从已经扩大的行军间隙前出,走上了先锋的位置,于是,它们的命运就被老天捉弄了,而且再不可能放过,等两军在蕞地刚刚渡过一条小河,天空就下起了暴雨,尾随它们、尚未渡河的赵军、韩军、部队暂时停顿了脚步。

    这时,年轻的秦王早已憋了一股子狠劲,在仲父吕不韦的亲自指挥下,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虎下山般冒着狂风暴雨对浑身湿漉漉的齐国卫国联军发起了致命的攻击!等到暴风骤雨刚一停下来,齐国、卫国的残兵败将一看形势不对,重新涉水渡河逃回去,完了,秦国的军队已经杀红了眼,一个不留,像割韭菜一样,被一个个放到,齐卫军团被全数歼歼灭!沿着小河十几里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真正的血流成河。

    于是,联军统帅部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各国都开始相互指责,要求别国要对这次失利负责,争执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是进一步扩大了彼此间的不满和矛盾,此时楚国的军队已经安全的回到国内,五国联军变成了两国联军!

    两国军事将领只得坐下来,协商继续灭秦的问题,他们再一次握手言和,相互确保搁置一切内部的纷争,等灭秦后再解决,当前重要的是全力投入战斗,这样一来,时间就耽搁了下来。

    等两国军队放弃围城,寻歼秦王亲率,吕不韦压阵的秦军时,想像如同碾死一只臭虫那样,全歼这股秦军,出一口胸中恶气时,秦军如狡猾的泥鳅跑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这回秦军没有返回咸阳,在嬴政和仲父的率领下趁机从两国军队的间隙,穿插到了敌后,紧紧咬住了两军的尾巴,这可是奇耻大辱,让这样一只战斗力顽强的军队威胁自己身后,那还了得?!两国联军队不得不返身找寻,巴望着尽快消灭这个难缠的对手。

    这时的秦军已经休整了几个时辰,军队的给养也得到了保证,再加上地方武装得到了三十匹快马送去各地的银两,兵强马壮了,不亚于两国联军中的正规部队士兵,嬴政童心未泯,利用捉迷藏的游戏,再加上熟悉的地形作掩护,象狡猾的狼群一样难以抓住,两国联军指挥部策划了好几次围歼,都被他滑溜溜逃脱了。

    秦军不但没有被抓住,还找准机会狠狠叮了联军几口,最后,联军干脆集结成密集的庞大军团,不再去理会嬴政亲率的秦军,选择继续进军咸阳。

    后宫所捐赠的银两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国境内的各地方武装有了较为充盈的补给,咸阳城内征调了大量民团,加强了咸阳城内外的防御。

    咸阳城久攻不下,而埋葬着秦国先王孝文王的寿陵、安葬秦昭王、庄襄王赢楚的芷阳先后陷落,已经杀红了眼睛的两国联军,为报长平和邯郸之仇,摧毁了秦国的宗庙、发掘秦国王陵,将秦昭王的尸骨拖出来损毁、百般羞辱。

    这更激起了咸阳城内秦国上山下下的怒不可遏,他们众志成城,依旧凭借顽强的意志,用热血和生命苦苦支撑着危局,现在,李牧已经按兵不动了,只剩下赵军乐乘、庞煖了,他们却是最难以对付的主。

    作为联军统帅,乐乘灭秦之心最坚定,李牧作为下属,说到底也会听从他节制,秦国的“软刀子”都用完了,况且“软刀子”也杀不到他,庞煖老谋深算,不容易上当,也与秦国宫中美女素无瓜葛,无机可乘,乐乘下令继续发力猛攻,咸阳外围守军战死无数,抵挡好像不那么激烈了,咸阳城已经隐约在望。

    为了缓解攻城的压力,秦王嬴政和仲父一合计,决定故伎重演,嬴政亲率精锐继续咬住联军的尾巴,从头面偷袭,为了保存实力,嬴政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打了就跑,消灭联军的有生力量,联军首尾难以顾及,与此同时吕不韦却倒真想出了一条妙计,找乐乘、庞煖的领导说话,他又想起了一个女人!

    他们的领导是谁呢?当然是赵悼襄王赵偃!赵王却不能直接去找,他再傻也知道到嘴的肥肉不能丢,况且赵国的大臣们也不是白养的,直接去找他放秦国一马,简直就是找死!但是可以从背后下手,找他枕边的人,赵王的宠妃赵后,也就是后来赵国亡国之君赵迁的母亲,此时也称太后了,此后的赵嘉只是赵国的余孽了,所以称代王。

    赵悼襄王死后,赵王迁即位。悼襄王昏庸,废有德行的太子赵嘉,而立素无德行的赵迁为太子,司马迁的《史记》对赵迁的评价极低,并迁怒于他那位当过歌女的老娘:“赵王迁,其母姬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嫡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这个赵后和历史上有名的赵太后是婆媳关系,不是一个人,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吕不韦脸上露出狡猾的笑容,挥毫写下乞降国书、派人拿上十几件秦宫的碧玉宝贝,立即去赵国找到了玉翠儿,把这件穿针引线的事情托付给她办理,很快秦国的特使就如愿以偿,居然顺利的见到了赵后。

    说来十分蹊跷,那赵后是何许人也?其实也曾经是吕不韦府上的舞姬,此女也是沉鱼落雁之貌,娇滴滴像是水做的女人,赵王一见倾心,吕不韦做了个顺水人情送给了赵王,只不过吕不韦当时没有亲自下手,玉翠儿送给赵王时还完完全全是个姑娘之身,吕不韦私下里一直耿耿于怀,一前一后吕不韦那豪华府邸居然培养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秦国和赵国两名王后!

    这么多奇珍异宝一献上去,接着把秦国服软,愿意对天盟誓与赵国和好的事情一说,说一番秦人的悲苦,赵后看见自己的老主人派来的特使,心一软,盈盈的说:“你们等着回话吧!”

    女人手段多,这枕边风一吹再吹,那柔软的身段直把赵王几根老骨头伺候的妥妥贴贴,就这样把赵王给搞定了,赵王于是下令:“立刻止战,饶了秦国吧,接受秦国议和,钦此!

    “灭秦大计功败垂成,将遗恨千古!绝对不行!我们外军之将,当断则断!赵王远在千里之外,不知道实情,我们怎能去执行这样错误的命令!”乐乘继续嚷嚷着,完了,再征求李牧的意见,问:“李牧将军,你是什么意见?”

    李牧的心思还沉浸在秦太后编织的温柔乡里,他支支吾吾的说:“啊?什么?我看,既然王命已颁,我们还是不要抗命为好!呵呵!”这两个长的像点点的秦国美女将他伺候的浑身骨头酥软,他已经心灰意懒的说:“乐乘将军,我看,经历此战,秦国要想恢复元气,二十年别想!赵王考虑的事情,我等怎么可以妄加揣测呢?呵呵!"没有得到李牧的明确支持,乐乘大将也只好作罢,他派人去告诉韩军冯亭和韩亭,那两个接报,也暗自庆幸,因为他们的“尾巴”被嬴政亲率的秦军骚扰的苦不堪言,像敲老糖似的,已经损失了两万多员了,两位将军偷着乐,果不其然,赵国要与秦国议和了!

    韩国、赵国接受了秦国奉送的巨额金银珠玉、压箱底的古玩,也不是白来!乐滋滋的班师不提,李牧还捎带获得了一双旷世绝色的美人,自然乐不思蜀,秦军在嬴政第一次亲率下取得了不少战绩,而且这雏鹰的翅膀一旦练就,整个九州大地,将为之震撼。

    班师后的吕不韦也不上朝了,一连酣睡了三天,而且不回丞相府,因为此时的华阳夫人像一只小绵羊,极尽温柔烫贴,叫吕不韦根根老骨头伺候的舒服的忘了东南西北,那真叫个放松惬意,两人都仿佛回到了二十来岁的年纪,挑灯夜战自不在话下,幸亏那豪华的卧榻结实,才没有散架。

    秦、赵、韩三国讲和后,魏国也很知趣,迅速撤军回国,就如同五国伐秦的事没发生过一样,更没有向秦国提出过经济补偿等要求,魏国对于能够借他国之利,收回关外被秦国侵占的土地,已经是很知足了!而五国联军中,提前退兵的齐国、卫国,听闻三国议和了,十分恐惧,十分搞笑,直接给秦国送去国书,表示愿意倒贴财宝,表示从此归附秦国。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前面秦王嬴政亲率秦军和仲父一起出征杀向城外时,送行的队伍之中没有出现太后点点的影子,太后点点哪里去了?为什么亲生儿子第一次出征居然没有来此送行,其实,太后点点见到了赵国大将李牧后,在返回咸阳的途中小产了,而且大出血,她的身体极度虚弱,迷迷糊糊之中,她好像看见了子楚微笑着向她走来,老主人吕不韦抱着她痛哭流涕,嬴政浑身是血,不知死活?不过此时,她最想念的是小鲜肉嫪毐,还在几百里之外,也是生死未卜......

    而此时的咸阳城护城河畔,一艏小乌篷船上坐着一个人,此人将对秦王嬴政,太后点点,小鲜肉嫪毐,还有相国吕不韦,以至于整个大秦帝国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此人的小船正在向嬴政乘坐的小船慢慢靠拢。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书友,后面的情节越来越精彩,敬请长期关注《千古一帝半个妃》,敬请商榷本书!顶顶要紧的是---敬请收藏!